南昌市一醫耳鼻喉科
開放性咽喉損傷是耳鼻喉科常見急診,需要立即搶救否則嚴重者可致死亡。從2003-2009年我科共收治開放性咽喉損傷患者21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 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齡在18-78歲之間
致傷原因:交通事故6例; 刀或匕首4例; 爆炸傷3例
玻璃切傷3例;破鐵鍋割傷1例;機器軋傷2例
鐵條石頭刺傷2例
損傷分級:
Ⅰ級 僅頸部軟組織損傷。(咽喉軟組織挫傷)
Ⅱ級 傷口位于甲狀軟骨上的有5例; 頸部軟組織損傷和咽喉穿通傷口位于甲狀腺以上有10例;傷口位于甲狀軟以下的6例;最嚴重的1例雙側胸鎖突肌斷裂頸動脈暴露。
1.2治療方法:
對開放性咽喉損傷無論有無呼吸困難或頸部是否有無活動性出血均住院觀察以便隨時搶救。
1.2.1止血及傷口的處理:首先壓迫止血,做好清創準備如無呼吸困難無聲嘶,僅有咽喉疼痛,清創探查見咽喉部位觸痛未貫通傷僅甲狀軟表面淤血可清創逐層縫合,放置引流負壓 。有咽喉貫通者立即在已開放的傷口插入麻醉氣管導管充氣囊,據傷情選擇麻醉方式。探查傷口結扎止血后,取外用鹽水、3%雙氧水反復沖洗,再逐層縫合。探查喉軟骨損傷對稱好可用羊腸線對稱縫合軟骨膜,甲狀軟骨傷口宜褥式縫合如軟骨鈣化不易縫合亦可將軟骨創緣對齊后,將其軟骨膜縫合,再逐層縫合受傷的胸鎖乳突肌或帶狀肌及皮下放置負壓引流球。傷口加壓包扎。
1.2.2氣管切開的選擇:a對于無呼吸困難無聲嘶,吞咽疼痛不重者頸部傷口淺可暫緩。b有聲嘶吞
咽疼痛唾液多咽喉雖未貫通最好預防性切開。c已婚有咽喉或合并有氣管貫通者立即做低位氣管切開。
1.2.3休克的處理:觀察生命體征,補液擴容,失血過多需輸血治療。
1.2.4術后全身使用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注射破傷風抗菌素。
1.2.5激素的使用:對于未行氣管切開的患者酌情給予激素治療。
1.2.6鼻飼的選擇:a傷口尚未咽喉腔完全相通者可放置4-4天。b對于咽喉損傷嚴重需放置7天以上。
1.2.7氣管導管拔管時間酌情在職1-3月之前拔除。
2.結果:
21例患者經以上處理其中有9例給予氣管切開;4例出現喉息肉,有4例出現不同程度的聲嘶。無咽瘺、喉狹窄患者出現,其余患者傷口均為Ⅰ期愈合
3討論:
開放性咽喉損傷是我科嚴重的急診,近年來有增多趨勢。嚴重的咽喉外傷常累及頸部軟組織、氣管、食道甚至頸部大血管。如未及時妥當處理,將會出現喉狹窄及頸深部感染,嚴重的會導致休克、窒息而死亡。因此要非常重視咽喉外傷處理,不宜輕易清創,一定要在保證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氣管切開及吸除氣道內的血液)進行。有大出血一定需全麻下進行手術。 9例氣切患者有5例行低位氣管切開傷口愈合良好,4例在原氣管創口放置氣切導管出現肉芽,故咽喉外傷以低位氣管切開為佳。喉部清創時一定要盡量保留喉咽粘膜。
參考文獻:
[1] 黃選兆. 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北京:人民生出版社.2004.第1版.1090-1095.
[2]姜泗長.《手術學全集》耳鼻咽喉科卷.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1994.第2版.578-584.
(信息來源:頭頸外科網)